(70)金兰一裂变刀兵(2 / 2)

相思很快取来。这香料非常难得,是南洋秘制之物,主料是肉豆蔻衣、樟脑粉和干海蛇毒腺。也是相思成亲时父皇送的贺礼,几年来只剩这独一份了。相思又叮嘱道:“莫要和朱砂混在一起,那样会让人头疼得更厉害,甚至产生幻觉。”说完,相思还是不放心,想让大夫去府中替他诊脉,这香料治标不治本,头疼还是需要从根源上医治才好。

周翎笑道:“多谢五婶提醒。我不过是觉得这香神奇,想试试而已。”

德宣叁年叁月,黄河桃花汛期将至,水势汹涌,每年这个时节,朝廷都会派人巡查河道,加固堤防。然而今年自冬以来,寒气滞留,江河冰封迟缓,工部上奏道:“今岁寒冷难消,桃花汛恐迟至四月初五方至。请拨银两于四月初起调遣抢险民夫,以备不测。”

周通替周恭简批奏允准,心中亦无半点疑虑。

然而,意料之外的风波接踵而至。

叁月十五日,铁勒浑前锋突袭朔州,抢掠数镇,缴获的“密信”显示铁勒浑坚信“叁月二十日汛期必至”。

周恭简目光如刀般掠过纸面。那熟悉的笔迹分明是出自周通之手。

“叁月二十日,桃花汛爆发,两处堤坝轰然崩毁,河水倾泻,卷走庄稼无数。恰于此时,铁勒浑大军自北而来,挟风沙之势,猛攻朔州,所到之处如虎入羊群。”

京师震动,满朝哗然。

“工部分明奏报四月初五才有汛情,鲁王却在奏章上批允不急之令。若非他通敌,为何敌军能精准知晓汛期?”有大臣言辞激烈,奏疏直陈,指斥鲁王通敌卖国。

很快,又有大臣弹劾周通的门客,称叁月初十曾到访黄河河道衙门,强行调走防汛备用木材。

此事一出,周通根本无法自辩——若咬定不知真实汛期,则坐实无能;若承认知情,则证明通敌。当真成了死局。

周通跪在大殿中央,面色铁青,辩无可辩。他为人一向耿直,却不善谋略。此时被指为叛逆,心头怒火如烈焰灼烧。他抬起头,看向御座之上的父皇,却只见那目光冷如冬霜。

“五弟!定是五弟设下的局!”周通激动之下,失言道。

一句话落地,满殿寂然,唯有冷风穿堂而过,发出低沉的呼啸。

周恭简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,眉间冷意更甚:“难道你如今连兄弟也容不下了吗?”

周通哑然,口唇颤动,却再吐不出一个字。

周述则上表为鲁王请罪,希望父皇不要严惩鲁王。

周通见状,怒火中烧,脸上却涨红得几乎发紫。

周恭简见周述如此姿态,反倒更加怀疑长子的狭隘与不仁。

周遇自请北行,携带物资,亲自筹划加固堤坝,疏导水势,并与铁勒浑使者谈判,以示安抚。虽为文弱幼子,然他一路风尘仆仆,竟也未曾有半句怨言。

周恭简也因此对周遇这个文弱的幼子另眼相看。

六月,盛夏的京城,酷热如火,却因一首诡谲的童谣而掀起阴云密布的风波。“走之弃甬头,日月水中收。青龙衔赤血,天下换新舟。”

那日,周恭简微服出巡,行至周通捐建的善堂前,孩童嬉戏之声混杂着那歌谣的吟唱,清脆如刀刃刺耳。周恭简面色微沉,细细打量,却见一个垂髫小儿正拍手而歌,唱得津津有味。

周通闻讯,脸色顿时变得惨白。他竭力否认与此谣言有关,却不料,那歌谣愈传愈广,几乎成为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愤怒之下,周通下令将所有传唱过歌谣的孩童一并收监盘问,霎时间民怨沸腾,如山火燎原。朝臣弹劾之声接踵而至,皆斥其残暴不仁。最终,此事不了了之。

七月,干旱未歇,周恭简率宗室重臣前往郊外祭天祈雨。正当香烟袅袅、鼓乐齐鸣之际,周恭简的目光蓦地凝住,像是被利刃钉在空中。

“把鲁王的衣服脱下来!”周恭简暴喝,声如雷霆。

周通惊愕不已,却不知所犯何错,只得惶然跪地。侍从将他那件礼服剥下,抖落开来,赫然是一件皇帝祭天用的旧衮服!

“你是等不及盼着朕死吗?竟这般急不可耐!”周恭简怒不可遏,指尖微颤,仿佛被刺痛的猛兽。

周通满面惊恐,慌乱中连连叩首,口中结结巴巴:“儿臣……儿臣不知!”

经周迢提点周通才知晓,这衣服竟然是皇帝祭天用的旧衮服,他新作的礼服被人掉换,只因为他素来习惯了节俭,只以为是旧衣改新,未曾多想。

周迢见状,连忙为兄长辩解:“父皇莫动怒,兄长定是被小人蒙蔽,此事绝非本心。”

“你怎知不是他本心?”周恭简的目光如冰,怒火中带着森冷的不信。

自此,周通与周迢皆被冷遇。

十月,周迢长年来因征战连连而病痛缠身,时常抱怨四肢如蚀骨般疼痛。自虞朝建立后,他逐渐沉迷炼丹,求仙问道,妄图摆脱凡体桎梏。周恭简虽多次斥责,却终究视为痴妄之举,不予深究。

重阳祭祖之日,周恭简染病在榻,便遣周迢代为前往宗庙。那日风雨骤起,黑云翻卷如海,周迢忽然发狂,手执祭器大喊:“紫金炉开真龙现!”旋即砍伤宗庙执事,惊得宫人四散奔逃。

士兵涌入,将周迢制住之时,宗庙前已满是倒地哀号之人,血迹斑斑,触目惊心。

周恭简闻讯大怒,削去周迢的兵权,将其圈禁于府中,形同废人。周通多次为其请罪,却屡遭冷眼,犹如以血浇冰,徒劳无功。

十一月的一个夜晚,天光未明,雷声轰鸣如龙吟虎啸。忽有惊雷自天际劈下,正中鲁王府大殿的梁柱。火光骤然腾起,映红半边天幕。唯周通周围梁柱燃起烈焰,烧得噼啪作响,宛如鬼火缠身。民间流言四起:“天火不噬真龙,唯其伪者,必焚!”

周恭简听闻,大怒斥责:“一派胡言!”

到了十二月,大雪如绒,京城银装素裹。然而鲁王府内,冰冷的真相如刀出鞘。

搜查的兵士从周通的书房内搜出一封封铁勒浑的密信,以及私藏的兵器盔甲。更可怖的是,一只木箱中竟然放着一个巫蛊人偶,上面赫然刻着“周恭简”叁字,针刺密布,黑线缠绕。

最终,周通与周迢皆被流放南疆,从此永不许回京。临行前,周通仍对父皇抱有一丝期望,恳求宽恕。然而迎接他的,只有宫门缓缓关闭的冷漠回响。

寒冬凛冽,北风呼啸。没多久,消息传回京城——周通与周迢皆在途中暴毙。有人说是风寒入骨,也有人暗暗低语,是有人下了毒手。